秦枫本来想用神文“智”字诀来帮助自己理解这天道进士试题的深意……
但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在这一缕青烟未曾消散之前,秦枫所有的儒术都是被封印的状态!
包括战诗、战曲,甚至神文,都被这两道青烟组成的小字给封锁住了!
根本不能使用!
“这两道青烟,简直就是天道进士试的监考老师啊……”
秦枫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
摒弃投机取巧的念头,他好好地思量起“复仇”与“治国”的关系来了!
“我此时的身份,虽是儒圣转世,但此世的身份,却是燕国的西北军大都督……”
“镇国武圣乐毅也不讳言,他一旦圣陨,希望由我来接任燕国的镇国武圣……”
“我的儒道天选之路,乃是经世致用之说,贵在‘致用’的实践……”
“所以治国将是我根本绕不开的话题……”
秦枫沉‘吟’道:“可是这跟复仇有什么关系?”
“天道究竟考验我的是为国家复仇,还是为儒道复仇……亦或是为自己复仇?”
为国家复仇,那么秦枫复仇的对象,就是千年来不断‘骚’扰掠杀燕国百姓的西北妖族,以及曾经犯边的赵齐两国……
如果是为儒道复仇,秦枫复仇的对象就是当初加害儒道的所有武者,以及现在还控制压制着儒道的圣裁武院……
如果是为秦枫自己复仇,那么他的复仇对象就是天外之天的武帝!
秦枫又在自己读过的诗书里回忆出儒家关于“复仇”的段落来。
首先第一点,秦枫在后世时,一直有一个对儒家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儒家倡导——以德报怨。
都是滥好人,都是你打我左脸,我把右脸也伸过去给你打,以德服人,没有血‘性’的二货……
其实这真的是把儒家彻底误会了!
《论语·宪问》中就有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您觉得怎么样呢?
孔子却是这样回答的,如果用恩德来回报怨恨,那么我要拿什么来回报别人对我的恩德呢?
应该用公平的方式来报复怨恨,他怎么样对我,我就怎么样对他!
只有恩德,才应该用恩德来报答他!
至于复仇的方式,儒家那更是血‘性’的很!
《礼记》之中,孔圣的弟子,子夏问道:“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返兵而斗。”
子夏又问道:“请问居从父兄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又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意思就是,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父母的仇,你该怎么办呢?
孔子的回答是:“睡在盾牌上,枕着武器,不做官了,跟他不能同存于世,如果偶尔遇到,就不需要回去拿兵器就可以跟他开打了!”
不共戴天这个词,就是从老夫子这句话出来的!
又有弟子问,如果有人跟你有杀死兄弟之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回答:“可以出来做官,但绝对不跟他在一处做官。如果国君让我们不要争斗,我遇到他可以不跟他相斗……”
言外之意,如果国君不禁制,我跟他见了面,还是会复仇的!
最后弟子又问,如果有人跟你有堂兄弟,或者情同手足好朋友的仇,你怎么报呢?
孔子的回答是:“我不做复仇的首领,如果主人有能力复仇,我就拿着武器跟在后面……”
弦外之音,则是如果主人无有能力复仇,我便责无旁贷了!
秦枫在脑海之中回忆着这些篇章,细细总结下来,连自己微微吃惊。
先秦儒家的原教旨里,满满地写着复仇的血‘性’!
但是秦枫也发现了同样都是复仇,儒家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就是复仇以义为先!
“孔圣的孙子,子思在《礼记·表记》中将“报”与仁义密切相联,当是“以直报怨”原则的拓展……”
“他在文中说,仁者,天下之表;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报,并不是报答的意思,既可以是报答善意,也就是所谓的德以报德……”
“也可以是报仇的意思,也就是直以报怨!”
“因为‘报’,才可以有效地济善止恶,才利于教化推行……”
“以德报德,则人有所劝;以怨报怨,则人有所惩。”
“复仇是为了教化一国,乃至天下,那就是治国之道了!”
秦枫回忆儒家经典到了这里,心中已有悟出天道进士试的真意了!
儒家复仇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二是秉持“以义为先”的评价标准!
三是用“报”来震慑罪恶,奖励良善,报仇不是光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让正义彰显,使人人向善,为教化天下铺路!
这才是复仇的真正深意!
“天道应是希望我写一篇文章来劝诫稷下学宫那些‘激’进的复仇派吧……”
至于经世致用一说,复仇本来就是具体的事情,是最大的“致用”!
如何做好复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