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被夸得是一头雾水,看着甘奇,不知甘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此番请中丞来,便是要大事相商。”甘奇不客气了。
“还请相公示下。”
“古语有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我也想问一问中丞,那这国家兴亡,在何处呢?”甘奇抛出一个钩子。
司马光清流人物,想得一想,答道:“国家兴亡,以古鉴今,莫过于吏治清明,上下一心,百姓安居乐业,朝臣鞠躬尽瘁。此则为兴,若逆则亡。”
“对,这话说得太对了,中丞果然乃大才也。只奈何,乌台之内众多御史,却都身居庙堂,虽然身负监察百官之职,却只见汴梁一地方圆,我每每思来,便觉得此事啊……”
“还请相公明言。”
“就是觉得这监察百官之职,御史台做得不好,没有真正做到。”甘奇面色深沉,忧国忧民。
司马光心中一紧,果然,敲打来了,司马光浑身肾上腺素飙涨,做好了战斗准备,问道:“相公之意,可是说下官不足以主持御史台大局?”
甘奇笑着摆摆手,又道:“中丞乃不世之材,朝廷栋梁,若是说中丞你都做不好这个官,天下哪里还有人做得好这个官?”
司马光又愣了,一头雾水,这甘相公是要唱哪一出呢?
“我是想啊,御史台人手还是太少了,权柄也小,监察汴梁一地尚且难以顾全,更不论天下之官员了,如今又正值司马中丞这般大才主持御史台,不免有给御史台改制的想法。多添御史往各地派驻,多加差吏走动调查,如此才算是能监察天下。”甘奇语重心长。
什么?司马光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要给御史台更大的权力?更多的人手?这位甘相公还嫌自己给他添的麻烦不够?
“相公所言当真?”司马光不相信。
“自然当真,我准备再给御史台安排三百个官员,加两万个差吏,各路州府皆要派驻,监察各地官员,以保江山社稷。”甘奇大手一挥,大口一开,三百官员,两万差吏,跟组建军队一样。
按照甘奇的预想,这点人还不够,到时候天下丈量田亩,中纪委岂能就这点人派下去?必须得把所有地方都盯死了,不求水至清,但也要基本清澈,这是国家利益,抓他个几百上千人,弄他个几百上千家士族大户。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要用士族打败士族。要用司马光打败这些各地士族大户。
司马光听得是目瞪口呆,以为甘奇还在说笑,幽幽说道:“相公莫不是拿下官打趣呢?御史台何曾……”
“诶,岂能是打趣,御史台派驻天下,这是国策,我这里与中丞商量好,转头就去与陛下商议定妥,接着就调派官员到御史台报备,然后从禁军与皇城司等地抽调差吏人手,先把各路州府全部覆盖,这一切可都指着中丞来做好。”甘奇可不是与司马光开玩笑。
这权力,也实在太大了吧?一个三品御史中丞,嘴炮衙门,忽然成了实权衙门,还真的监察天下官员了,这是………………好事吧?
于国于民,那肯定是好事。
但是司马光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又问:“相公,此事陛下能答应吗?”
“此乃陛下之意,却是陛下又不能说,所谓唯有我来与中丞说,到时候还请中丞上书,陛下批阅,中书门下再点头,便成了。”甘奇扯起虎皮当大旗,忽悠着司马光。这事情得司马光冲锋陷阵了,监察百官,肯定也会有一定的反弹,毕竟是士大夫的天下,这样去监视士大夫们,岂能没有反弹?
所以甘奇得忽悠司马光,暗示司马光这是陛下的意思,让司马光替皇帝分忧。也让司马光明知道这事情皇帝都不愿意拿到明面上来说,皇帝有难处,得忠臣司马光代劳了。
这手段,甘奇伏脉千里,就等着未来司马光帮他冲锋陷阵了,保守派不都是敌人,有时候也可以变成朋友。这御史台,每天用来打嘴炮,太浪费了。
司马光想了一想,其中关节想透了,拳头一捏,战斗准备就绪,点头答道:“相公,此事利国利民,我司马光向来大公无私,从来不敢徇私枉法,监察百官本是职责所在。我大宋到得如今,贪官污吏屡见不鲜,时不时还激起民变,若是监察之法能通行天下,必然能保家国社稷无忧。相公已然言尽于此,身为御史中丞,更是责无旁贷。”
甘奇点头:“二府三司,台谏两院,本就互不隶属。御史台监察百官,上到宰相,下到州县,皆是职责,若是哪一日监察到本相身上,本相也毫无怨言,中丞只管去做,此事利国利民,本相在此事之上,一定是你坚实的后盾。”
司马光闻言感动不已,感动的不是甘奇说什么坚实的后盾,而是甘奇说哪怕有一日监察到他身上,他也毫无怨言。当宰相到得这个地步了,保守派司马光哪里能不感动?这就是圣人所言,君子之道也。
司马光躬身一礼:“相公放心,下官定然办好此事!”
甘奇又与司马光闲谈几番,勉励无数,笑着送司马光出门。
看着司马光那战斗准备的背影,甘奇捋着自己颌下的短胡须,慢慢笑了……
斗争的艺术,就是这么有趣。司马光,是个好人,必然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