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元钱是孟冉秋一周的菜钱,她想了想,最终花了两元钱寄了封挂号信。
信寄出后,她一周的菜钱也没了。
因此接下来的一周,孟冉秋准备啃一周的白馒头。当中杜丽丽要借给她一块钱,她拒绝了。杜丽丽家庭条件不好,经常带咸菜来吃,孟冉秋知道,那一块钱对她而言是笔不小的钱财。
最后,杜丽丽在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几包一毛钱一包的方便面调料,送给孟冉秋几包,二人蘸着馒头吃了几天。
作者有话要说: 为什么每次都要发好多遍
☆、写稿
信寄出后,孟冉秋开始关注起每隔几天来学校的邮递员,但过了快一个月还没有消息。她有些灰心,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办法还没想好,期末考试到了。
逍遥一中平时没有什么月考,因此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是唯一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机会。
初二一班有七十多名学生,孟冉秋以前的成绩一般在二十名左右。虽然在全班处于中上水平,但孟冉秋了解到,逍遥一中的教学水平在颍河县排倒数。每年只有寥寥几名学生能考上高中和中专。因此,孟冉秋要想初中毕业后能继续读书学习,必须考进前五名。
孟冉秋也想检验这段学习的成果,因此对这次考试比较上心。
第一场考语文,她做完时时间才过了不到一半。看别人还在做前面的小题,作文没人开始写,孟冉秋不愿太引人注目,便趴在桌子上百无聊赖地把自己的试卷检验了好多遍。
后面的考试题目虽然没有语文感觉那么简单,孟冉秋觉得并不难,因此考完后心情放松了许多。
考试完,学校放假两天再发通知书。她和杜丽丽一起把二人的铺盖和书本带回了家。
见她回来,孟冉冬高兴叫道:“二姐,快看啊。大姐来信了,说在那里的什么玩具厂工作,一个月能挣好多钱呢!”
孟冉秋接过刘兰芳手中的信,快速看了一遍。只见孟冉春在上面写道,她刚来时因为没有身份证,所以不好找活儿干。现在跟着老乡在玩具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有三百块。等发了钱,她存够一千块了,就寄回来。信中说的全是好事,只见喜不见忧。
刘兰芳早把信看了不知多少遍,此时心情也无比高兴,对下面的两个女儿道:“你大姐这么能挣钱,我就放心了。二丫、三丫,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看,以后的学费就不用愁了。”
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在几千里之外做苦工养活自己,孟冉秋想想心里就不是滋味。放下,没看到孟军义的身影,于是问道:“爸呢?”
“爸去外面挣钱了。”孟冉冬答。
孟家有七八亩地,其中一半种的是经济作物烟叶,剩下的地种的是玉米、大豆。三四亩地的烟叶一个人侍弄根本不行。孟军义这时却出去打工挣钱,孟冉秋心疼起刘兰芳来。
后来,孟冉秋知道,孟军义之所以不愿意呆在家里,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儿子,虽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却后继无人,遭同村人耻笑,干脆跑到附近的县里去打工了。
因此,在这个暑假,刘兰芳带着两个女儿,顶着酷暑,在地里摘烟叶。烟叶摘好后,要用板车拉回来。
拉回来后,还得用线系到细竹杆上,然后挂到热炕里烤。烟叶烤熟后,还要进行分拣、包扎,最后才能卖到逍遥镇的烟站。
孟家一年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这几亩地的烟叶。因此,平时刘兰芳很上心,除了拔草施肥,还要侍弄烟叶,让叶片长得更大更厚些。
孟冉秋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还是被这样的劳动强度惊到了。
刘兰芳在地里把成熟的泛黄的烟叶摘下来,一小堆一小堆地放在地垄上。孟冉秋和孟冉冬便来回跑动,把地里的烟叶抱到地头的板车上。
暑热天,孟冉秋跑了两趟,只觉自己浑身不住地往外冒汗。她在地里抱着烟叶奔跑时,好多次都以为自己会倒下,会中暑,但到了地头被风一吹,喝过两口井水后,又活了过来。
这个身体虽然瘦,但健康状况却不错,比前世锦衣玉食养大的柔弱身子强多了。
累是一部分,抱过烟叶后,沾到身上的那种油腻感要打两遍肥皂和香皂后才去得掉。而烤熟的烟叶充满了刺鼻的气味,堆在孟家仅有的三间堂屋里,呛鼻呛得睡觉都睡不好。
幸亏是夏日,天热难耐,孟冉秋和妹妹便在院子里支了个小床睡觉。
经过第一次痛苦的摘烟叶之旅后,孟冉秋又重拾了要写文章挣钱的希望。
第三天学校发通知书,孟冉秋史无前例地夺得了全级第一。最让人意外的的是,她的语文成绩得了满分。
要知道,数学、英语、物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都可能得满分,但语文考满分的人却从来没有。不说前面的试题,作文能有几个满分的?
这下,不止整个初二年级炸了锅,逍遥一中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孟冉秋。孟冉秋接上一次与人谈恋爱跳河自杀未遂后又成了学校的名人。
走到路上,就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孟冉秋不以为意,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和她要好的杜丽丽愤愤不平:“让他们眼红去!”二人同桌,杜丽丽这次也考进了全班前十名,班主任陈文才重点表扬了她两个,杜丽丽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