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头,卫明沅则问起了她娘,是哪家的车马这么有派头。
当得知是宁王的马车后,顿时想起了原著中这么个戏份不少的配角。
宁王宣逸,字冉之,先帝最小的儿子,行十五,封号为宁,出生时因镇国寺慧然大师一句“此子他日必当不凡”而被先帝看重,宠爱颇甚,几有改立太子传位于他的趋势,因此而遭忌惮。幼时被害,下了一种名为“鲛人殇”的慢性□□,及至十岁不良于行,每行一步便如踩刀尖,只能坐于轮椅之上,身子也亏损得厉害,太医断言恐活不过二十之龄。先帝对宁王既怜又愧,驾崩之前给了他一半的皇家暗卫,护他周全。
了解剧情的卫明沅却知道,宣逸不过是被太后推出去当了当今圣上的挡箭牌,让其能顺利继位的棋子罢了。此事当今圣上也清楚,因而对宁王十分爱护,可自古帝王多疑,因着那被拿走的一半暗卫,昭武帝对宁王是有所忌惮的,一直想将这一半的暗卫拿回来。
宁王的底牌自然不止先帝留下的暗卫这么简单,他在京城和皇宫内外布下的眼线,织就的情报网也令人心惊。
这些东西原本藏得好好的,可后来发生的变故却让它暴露出来,向来安静的宁王府也成了皇子们频频出入的地方,作为男主的二皇子自然是最后的赢家,得了宁王的青睐和帮助,在他死后更是得到了那情报网,夺嫡之路于是走得更顺遂了。
卫明沅对宁王的评价只有一个,为男女主的美好结局铺路的,额,短命鬼。原著里写的,宁王最终还是没寻到那鲛人殇的解药,熬到二十一便去了,也就是说距今还有四年的命,不是短命鬼又是什么?
她为宁王可惜,却不曾想,她的到来足以改变许多东西,譬如她自己的命相,譬如宁王的命运,此时的宁王正思索着如何向皇上讨一道赐婚圣旨,将人接进府来。没有人会嫌命长,即便他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可只要有一线之机,他还是不愿放过。看他从未放弃寻找鲛人殇的解药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如今出现了卫明沅这么个异数,管她是正是邪,是好是坏,他都得抓住。
太医断言他活不过二十,他如今十七了,没有几年活头,可不会管卫明沅是不是只有十三岁。
昭武帝对于宁王的请旨赐婚却并未马上答应,而是言道,“那卫六小姐毕竟出身卫国公府,朕总要问过卫府的意思方能下这道旨意。”
宁王明白他这位皇兄这是不仅忌惮着他,也在防着卫国公府,对于二者的联姻有些迟疑。可这担心在宁王看来实在有些多余,虽则卫国公掌的实权,在军中也颇有威信,可宁王如今要娶的是早已分府别过的卫清朗的女儿,而不是卫国公卫清明的女儿。虽然他也可以通过这姻亲关系和卫国公搭上关系,可总不如娶他嫡亲的女儿来得密切。
既明白他的顾虑,宁王也就不再多言,该说的他都已经说过了,多说无益,皇上既明白卫明沅是慧然方丈所言的有缘人,便没有阻止的道理,除非他存心想让他死。
“就依皇上的。”他道。
事实上,昭武帝也不是不明白这桩亲事的势在必行,只是想要探探宁王的态度,且也的确需要给卫国公一个交代才行。如今看他对这桩亲事的态度不见多热切,倒是放宽了一点心。
卫清朗的官职是翰林院侍讲学士,职在文史修撰,编修和检讨,掌为皇上进读书史,讲解经义,备顾问应对,因而当接到昭武帝的宣召时,他并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宣他去讲解经义,直到在御书房的门口碰到了他的大哥,卫国公卫清明,才猜到这事或许不简单。
当听到圣上说将他的宝贝女儿赐婚给宁王时,卫清朗整个人是懵的,随后便听到他的大哥说“得皇上看中,是沅丫头的福分”,他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反对,“小女年幼不知事,蒲柳之姿,配不上王爷,还请圣上三思。”
卫清明看了一眼卫清朗,觉得他有些不识时务,皇上的决定哪里是他们能够反对的?虽说询问他们的意见,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圣意已决,如今不过是卖国公府一个面子,走个过场罢了。
昭武帝也定睛看了卫清朗一会,相比于卫清明的识时务,他倒是更赏识卫清朗的不识时务,一个不良于行的短命鬼,的确不讨未来岳丈的喜欢。他朝某个方向瞥了一眼,笑得意味深长。
“卫爱卿,实不相瞒,相中令嫒是慧然大师的主意,宁王身体抱恙须得找到命定之人方可续命之事,相信卫爱卿也曾听过,如今这人出现了,还望爱卿能够成全朕对宁王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皇上对宁王是不是真的爱护,卫清朗没有心情去想,不是不信任慧然大师,而是,宁王的情况说白了,就是中了无药可解的毒,又哪里是娶妻就能解决的?将自家闺女赐给宁王,这不是让她去守寡的意思吗?
卫清朗千百个不乐意,可皇上都这么说了,皇命难违,他能说什么?!只能答应下来,想想就愤懑。
出了御书房,卫清明拍了拍卫清朗的肩膀,他却不想理会,唉,这样的事,让他回去怎么和夫人说,又怎么面对可爱的闺女?卫清朗愁啊!
作者有话要说: 慧然:看在我吐血助攻的份上,你们不点个收藏吗?→_→
虽然……签文注解是来自网络的(正直脸)
卫爹:闭嘴,你个搅事精!
第8章赐婚
“朕奉皇太后慈谕,翰林院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