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至元朔。
时令一到腊月,就该制办年事了。今人如此,古人亦是如此。而年事最重要者莫过于祭祖,西方人谈中国人没有信仰,我想中国人的信仰不妨称之为祖先崇拜。对于袁绍、曹操这样的权贵人家而言都有专门祭拜祖先的祖祠,早早便派人打扫干净,同时收拾供器。等到祀日,全族几百号人无论尊卑大小,皆要次列于先祖之前,洁祀祖祢。这也算的上一件盛事。前日刘谟亲自登上袁府与曹府送上了自己新酿的美酒,以为新年贺礼,看到门面、挂牌等显眼之处,皆已油饰见新。袁绍与曹操二人都正在忙着祭祖这事,刘谟跟着二人入府才得以窥见大家族祭祖的些许场景。尽管只是看上些许亦足让刘谟大开眼界,唏嘘不已,以为壮观,毕竟后世未曾所见。
至于刘谟所在的魏里皆是布衣百姓,最贵不过里正,最富不过中家,当然不会有如此大的场面。不过祭祖这件事还是不能少的。
祭祖的时间在年三十,这是过年的最大礼仪。魏老汉与魏保一家只有两人,算是家丁稀薄,勉强算上借住的刘谟不过三个人。但这天仍然忘不了祭祀祖先。一大早魏老汉便起来了,将昨日买来的老母鸡杀掉,整只鸡煮熟后捞出放在祭盘上,再加上买来的一些生脍与腊肉算是祭品。
摆放完后魏老汉拉着魏保上香,然后朝祖宗牌位跪拜扣头。一切做完之后,再把祭品撤下,加上作料,叫过刘谟开始吃饭。吃食自然就是刚才的祭品,祖宗吃过之后,就轮到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吃了。
魏仲家有兄弟五人,再加上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在一般人家里人丁也算是兴旺。祭祖的架势自然比魏老汉二人要大一些。祭品摆了满满一大桌,马、牛、羊、豕、犬、鸡等六畜全齐了,羊、豕、犬、鸡自不再提,都算比较常见的肉食。但马牛可不常见,要知道古代禁止私自宰杀耕牛,马匹作为交通工具也是如此。因此马肉与牛肉在汉代绝对算得上是比较精贵的肉类,而且也只有在节日时,朝廷才会允许普通百姓定量宰杀一些。
看罢魏仲家祭祖,刘谟与他商议了一会城南酿酒作坊的事情,已近午时。
这是魏里的人也都祭罢祖、打扫完院子了。大家都聚集在里门边的一小块旷地上玩乐、交谈。小孩子们也到处跑来跑去,手里都拿着切成一段一段的竹子,有些调皮的则是直接抱着一大捆竹竿,而且大多数竹竿比他自己的身高还要高,所以看起来特别滑稽。这时城东北处听到了巨大的“噼里啪啦、砰砰咚咚”的声音,这是皇室宗亲已经举行过祭天、祭祖大礼了。然后由皇家点燃了第一支爆竹,这意味着百姓们也可以放爆竹玩了。果不其然,刚才那些孩子听到这声音后都急匆匆的把自己手里的放到火里点着,听到竹竿被火烧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都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大人们则更直接,生起了一大堆火后,直接把成捆成捆的竹竿往火里放,那声音更是大,真不愧”爆竹”之名。不时,孩子们就都聚集在了火堆旁,围着火堆跑来跑去,好不欢快。
不一会,魏仲、刘谟、魏老汉、魏保、魏志、魏向、还有作坊里的很多工人们也都聚集在了一起。刘谟提议说干站着也无聊,不如找点乐子玩。最后魏仲找了个耍“角抵戏”的班子,在魏里耍了起来,不一会就聚集了很多人。有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还有有简单情节的故事。刘谟看了觉得一个叫“东海黄公”的故事还挺不错的。
除夕夜,宵禁也取消了。大家都要守夜,刘谟跟大家欢声笑语几个小时后,实在忍不住了,就去睡了一会。
第二天一大早,魏老汉就把刘谟给叫醒了。手上还端着一个盘子,上面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等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魏老汉告诉刘谟这是“五辛盘”,食五辛能辟疠气,疏通脏气,辟邪,让刘谟吃了。
刘谟觉得好奇,就一样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
洗把脸,出门去看见地上竟有薄薄的一层雪,不时还有小雪花飘落下来。出了院子,刘谟看到挨家挨户门前都挂着桃符。桃符是用桃树枝干削成的一对木片,一般被涂成红色,上面写着“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神荼”“郁垒”是两位传说中能捉鬼除妖的神仙,而桃木本身也有辟邪的功能,所以门上挂着写着他们名字的桃符,是用来保护家里不受鬼邪侵袭的。
魏老汉高诉自己,本来按例初一会举行“耒礼”,皇上会亲自犁田,已视对农业的重视。本来是一个挺大的活动,大家都会争着跑去看。但本朝皇帝,几年前就停止了这项活动,因为他实在懒着干。估计他竟忙着在“宫中市”玩乐了、在后宫醉生忘死了。
雪越下越大,刘谟回去穿上新买的厚披风,手里捧着一大盏热茶,俯身靠在屋檐下,静静看着雪花在空中飘落。
银装素裹,谁又知雪下的满目疮痍?
注:1.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2.。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3.角抵戏,亦称百戏。秦汉时已有,《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