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的?”夏小芳愤恨地说道。
“那你甘心吗?”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是啊,不甘心又能怎么样?70年代又不像后世,逼急了身份证一揣小包一背跳上长途大客车,天大地大到哪里打工都能赚上一口饭吃。
这个时代小包一背你连县城都走不出去,没介绍信,没粮票,没户口,没粮食关系,各种禁锢将人牢牢的钉在原处。
“你知道刘家是什么情况吗?”她了解的情况还是太少了。
“他家?他家大儿子在粮库当主任,大儿媳妇在公社供销社上班,二儿子当兵转业留在县里了,二儿媳妇是个医生,三儿子就是这个傻三,四儿子是工农兵学员,女儿不是医生就是也在粮库上班,都嫁得好。”
刘书记是个不吝惜使用自己权力安排子女且有一定能量的人啊,这在70年代属于“少见”的了,很多“老干部”,子女一个都不安排,高风亮节一辈子——夏小雨就知道好几个这样的实例,很多在70,80年代很“显赫”的家族就这样泯然众人了,至于后来的家族们,呵呵哒,有了前车之鉴,谁还会那么傻呢。
而像刘书记那样的人,家族反而越发展越好。
这种人是不能得罪的,以夏家的体量得罪了人家在人家手下走不了一个回合。
也是夏小雨这种段数的人不能使心计的,别看她在别的游戏里大杀四方多么厉害,她占据主角优势,出身优势,而在这个副本里她无所依仗。
“刘书记的媳妇呢?”
“家庭妇女一个,整天在家里面伺候那个傻子,连刘书记在外面扯三拽两的都不知道。”
夏小雨从里面听出了关键信息,扯三拽两,在这个时代可是重罪啊。
问题是谁来举报?举报给谁?
不如利用一下——
“小芳姐,你别躺着了,出去吃饭吧,你不吃饭除了饿着自己,对别人屁用没有。”
夏小芳摇摇头,“我不吃。”
夏小雨下了炕穿鞋离开,一推开门,却看见了夏长麟,夏小雨瞧着夏长麟天真的笑,“大哥,你快劝劝大姐吧,她不吃饭也不起炕。”
“你去玩吧。”夏长麟拍了拍夏小雨的后背。
夏小雨心道用自己妹妹一生的幸福替自己铺路,我不信你能真的心安理得。
夏家的规矩是这样的,大年初二这一天大房和二房回娘家,大年初三,三房和四房回娘家,保证有人在家伺候同样回来看老人的两位姑奶奶。
一大早夏建国和刘春花就开始收拾回娘家时要带的东西,三个孩子也都穿上了新衣裳,喜气洋洋的出门去姥姥家串门。
临出门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坐在前院石礅子上的夏老太。
“妈,您怎么在这儿坐着呢啊?我正寻思上您的屋告诉您一声儿呢,今个儿不是回娘家的日子吗?”
“嗯。”夏老太眼睛盯着夏建国和刘春花手里的东西,“都带点儿啥回去了啊?”
“没带啥,就带了半扇排骨,一只小鸡儿,还有点干蘑菇,一斤白酒。”刘春花自然知道老太太的心意,把自己和夏建国带的东西全敞开了让夏老太看,夏老太的脸拉得老长,到底没阻止他们,毕竟已经分伙了,她手中的权柄不如以往,夏建国又是往家里交钱最多的。
“你比你大姐强多了,她年年回来看我都是拎着一瘦不拉叽的老母鸡,炖不熟熬不烂的,干费火。”夏老太说的大姐是她的长女,刘春花的大姑姐夏萍。
“呵呵,大姐家条件不是不好么?”
“她就是傻,不知道帮衬娘家,不像别人家的姑娘,年年过年都往家划拉东西。”夏老太意有所指地说道,“行了,你们快走吧。”她摆了摆手。
夏建国和刘春花推着车子出了院子,夏建国绕了个圈儿,到了自家的后院,从雪地里又刨出了不少东西,全装到麻袋里了。
夏小雨瞧着这情形,多少有点替夏老太心塞,儿子偏心媳妇娘家,跟老太太打游击战呢。
刘春花是隔着一条小河沟的瓦房店屯的,父亲是个木匠,大哥继承了老人的手艺,也是个木匠,二哥是个泥瓦匠,刘春花和夏建国就是二哥介绍认识的。
此为题外话,夏小雨他们到了瓦房店屯,刚进屯子就遇上了大舅家的哥哥叫来旺的,来旺看见了他们就拼命往回跑,“我大姑回来了!大姑回来了!”
刘春花一共有姐妹三个,都嫁到了附近,因为夏家的规矩,她们也都是初二回娘家,初三刘家的儿媳妇回娘家。
刘家条件比夏家好点儿,两个儿子一人盖了一间瓦房,老人跟着大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