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ion:none;line-;}.read-contentpcite{diy:hidden;}
公元2035年6月。
再过两天就要放暑假了,这很可能是地球的最后一个暑假。小行星撞击北极已经过去两天,冲击波引起的海啸仍然在北半球沿海城市和大部分岛国上肆虐。一些冷火山死灰复燃,地震更是雪上加霜,紧接着的是飓风。撞击引起的南北半球温差导致气压失衡,冷热空气互相补充形成了那种回旋上升的恐怖气流开始光顾世界各国。然而预料中的大量厚积雨云挡住阳光而形成的长夜并没有降临,这的确太不正常了。其实一系列奇怪的事情在发现那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轨道异动时就已经开始了。
大家知道,联合国外太空防务委员会下面有一个专门监视异动小行星的机构,另外每个国家的主要天文台也会利用巨大望远镜监视这些来自宇宙的杀手,然而2024gy48(小行星编号)完全是突然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的。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它居然会主动修正轨道,就像活的一样。
发现太空杀手后,人类第一时间做出了对策。一周后,太空无人机对小行星实施了“核弹推开计划”,然而该计划只成功了10秒。10秒钟后,2024gy48又恢复了被核弹辐射推开的角度,继续对着地球北极飞来。在地月的拉格朗日点上,人类又进行了最后的自救,数枚当量为5000万吨tnt级别的洲际核导弹对“杀手”进行毁灭式狂轰滥炸,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导弹在距离目标200公里的抛物面上毫无征兆地爆炸,那玩意却毫发无损,依然朝地球高歌猛进。最后,最诡异的一幕终于在北冰洋中心撞击的那一刻发生了。
2024gy48一头扎进厚厚的冰层,碰撞激起千米高的水幕,在接触的环形边界上,仿佛一圈倒着流的尼加拉瓜瀑布冲天而起,方圆数公里的冰层被带到了空中,几秒钟后下起了与床板一般大的冰雹。然而冰雹还没有落地,陨石已经撞进洋底的地壳,3500摄氏度的高温在海底瞬间爆发,洋底岩石融化出了一个直径1500米,深600米的溶洞,岩浆喷溅,给海水加温。
热量扩散,直径10公里范围的海水在一秒钟内被加热至剧烈沸腾,可以藏下一头牛的巨大蒸汽泡从海底密密麻麻地冒出水面破裂,海洋上空800米范围内的蒸汽很快浓得伸手不见五指,北极中央区域100公里范围内仿佛罩在了浓厚的磨砂玻璃中。
不对,这绝对不可能。蒸汽上升的高度怎么会局限在区区的800米呢?然而卫星拍到的照片就是这样。蒸汽好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仿佛碰到了无形无边的天花板,从中心往外围翻卷而下。
“天花板”动了,整个蒸汽团在下降,新的蒸汽从洋面上不断喷发出来,两者相合,蒸汽的密度指数级增长,瞬间变成了高压,随着压力增大,蒸汽的温度不断攀升,五分钟后,整个北极中央变成了一口大锅炉。这时候,天空中一个模糊的影像出现了,它在“天花板”上方大约20米的高处悬浮,好像一只怪异的大龙虾。
蒸汽团变得越来越扁,范围却越来越大,最后被压缩到了均匀的10米厚度,范围达到了直径2000公里,像一张薄饼贴在整个海面和岛屿上。更奇诡的是,蒸汽是沿着地面均匀起伏的,北冰洋4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仿佛盖上了一层10米厚的灰色的雪。这层10米厚的蒸汽层整整覆盖了12个小时,直到所有的冰面都融化为止。当各国战机和潜艇赶到现场时,海面已是碧波千里,那只大龙虾早就钻进海水,不见了。
麻省理工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属于新英格兰高地的一部分,这里平均海拔高出海平面200米,成为少数几个没有被沦为水下城的沿海城市之一。
华夏是多么想念家乡啊,来到这里12了年了,只回家过三趟,不是他不想回去,是研究实在太忙了。十二年时间,他从一名麻省理工大学的特招研究生到如今的三个博士学位,一个硕士学位,外加一次诺贝尔奖,这是中国首位科学领域诺奖获得者,也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他今年才28岁。
获奖那天,曾经有美国记者在科学界做过一次网络调查,结果70%的学者认为他在有生之年很可能再获两次诺奖,这绝对不是谄媚之辞。
两年前华夏获得的是诺贝尔生物学奖,得奖理由是因为他建立了一套人类和蚂蚁的沟通系统。然而这套系统只是一个工具(历史上以实验工具或实验方法得奖的也不在少数),真正伟大的发现还在他现在研究的课题上——人工智能对蚂蚁大脑的模拟。
大自然的进化其实比人类要聪明的多,人类很多发明的灵感都得益于生物:比如雷达就是受到蝙蝠超声波的启发;又如飞机造型模仿蜻蜓,潜艇声纳模仿鲸鱼,甚至当下流行的太阳能电池板也开始模仿绿叶的光合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低层次的模仿,而华夏现在研究的课题才是划时代的真正深层次的模拟。大家知道,蚂蚁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4亿年,它们是少数亲眼目睹地球霸主恐龙灭绝的动物之一。蚂蚁的大脑虽小,甚至小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是其智力却不比脑袋比它大1000倍的猴子弱。蚂蚁组建的社会是完美的,其完美程度超过除人类之外的其它一切生物群体。
然而,过去的半个世纪,人工智能一直在走两个极端:一种是经典派,这种观点认为